车市红点 人生红点 岁月红点

三品牌官宣涨价!官方辟谣

财经生活 2023-02-27 浏览(60336)
三品牌官宣涨价!官方辟谣

11月24日,一张关于吉利汽车价格调整说明的海报在网上流传。海报称,吉利汽车旗下吉利、几何、睿蓝品牌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67d50555gy1h8g0g34ep3j20j60z7gu0

至于涨价原因,吉利汽车表示,根据国家对汽车行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汽车购置税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台、纯电动车12600元/台,燃油车半税补贴)。同时,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此次涨价是受以上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车的涨价原因与涨价幅度与比亚迪基本一样。

针对此消息,吉利汽车回应媒体表示;此消息并非吉利官方发布,是假消息。明年国补退出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可能带来影响。目前,吉利汽车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未进行价格调整,我们将以更高品质的茶农和服务回馈用户的信任和期待。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微博上表示,“这是假消息,吉利旗下电动车产品目前没有价格调整计划。看来需要成立新闻打假办了。”

image

就在前一天,比亚迪宣布将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比亚迪表示,此次价格上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二、新能源车补贴退坡;

C95B0524-FDA7-496C-B680-303B026EF3A2

作为吉利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回应称:面对复杂的市场价格体系变化,极氪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作为一家用户型企业我们始终聚焦产品力和用户价值,会持续关注提升产品价值与用户体验。

根据2020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image.png

按照补贴方案,2022年纯电动续航里程在300-400km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金额9100元,减少补贴3888元;续航里程不低于400km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金额12600元,减少补贴5400元;续航里程不低于5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乘用车,补贴金额为4800元,减少补贴2040元。从以上数据来看,2022年消费者购新能源汽车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续航里程越长的纯电动车,在2022年的退补也越多。到2023年,所有新能源车将不再享受补贴,意味着持续13载的新能源国补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image.png

购买新能源汽车享受补贴,除了国家层面外,企业和地方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因此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所能享受到的补贴要比想象中多,但是随着国家新能源补贴大规模退坡,未来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需要承担更多的费用也是必然的结果。

比亚迪是第一家针对新能源补贴退坡即将结束而宣布涨价的车企,除了给消费者提前打涨价的“预防针”外,更重要的是刺激消费。众所周知,比亚迪旗下拥有王朝和海洋两大系列产品,主攻10-25万元级别市场,这也是当下最主流的汽车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135.86万辆,同比增长238.7%,稳居国内第一,甚至有反超一汽-大众成为国内乘用车销冠的趋势。因此,比亚迪提前公布涨价信息,其一是为了稳固军心,避免因为突发涨价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其二是稳住现有的未交付订单,毕竟当下购车等车的时间并不短;其三是消费刺激,2023年后比亚迪将涨价销售,意味着当下订车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入,可以储备更多的订单。

640-2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多多少少还是会影响到终端市场的表现,确实会降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欲望,但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有限,增长仍然是大趋势。从历史数据来看,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微降4%,2020年同比增长10%,2021年同比增长169.1%。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443.2万辆,同比增长108%,再创历史新高。

当然,不同品牌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比亚迪和特斯拉在国内市场优势明显,因此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对两大品牌的影响相对较低。广汽、吉利、长安、长城、奇瑞等传统汽车制造商,当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相对有限,但其自身的技术储备、品牌声量和资金规模足以支撑其大象转身。至于新势力品牌蔚来、小鹏、哪吒、零跑等,虽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一定的销量规模,但依旧处于亏损状态。对造车新势力来说,2023年将是尤为艰难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