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演讲开始提到了小米汽车,他认为这是“造车新势力”为数不多的最后席位。
而跟在何小鹏后面发言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又提到了小鹏汽车,他说:“刚才何小鹏说(他们)是国内做的最好的,但是今天我们来了以后,我们要改写了。”
不知此刻三人的内心都在思考什么?
面对年轻人们高呼“9.9万交个朋友”,雷军很坦诚地说:“不好意思,可能真的有点贵。”
或许何小鹏会想:那和年轻人交朋友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而面对来自余承东的挑战,何小鹏或许还会想:就算你们真的很厉害,但我能卖得比你还便宜。
以上两段剧情为作者脑补。
但小鹏汽车真的要推出10-15万元,带有AI智驾的新品牌汽车了。
何小鹏在演讲中首次对外披露即将发布全新品牌,进军10-15万级全球汽车市场,新品牌将打造AI智驾新物种,为年轻人提供一台真正的AI智驾汽车。
他说:“全新品牌的A级车会让科技平权,让全自动驾驶走向千家万户。”
高阶智驾的拐点前夜
2024年开年的价格战,不必多言。但应该看到的重要一点,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拥有规模化优势的品牌对定价权和话语权的争夺。
而这,并不是新势力品牌的优势所在。
新势力品牌过往都把精力更多聚焦于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因为相对而言更多的溢价可以抹平因规模化效应缺失而带来的成本劣势。
但当头部企业让战火蔓延时,没人能从中幸免,就像何小鹏在2024年公司全员信中所写:“2024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蔚来选择用第二品牌“乐道”进入更大众化的市场,而小鹏则更为直接地选择切入市场份额超3成的10-15万元市场。
800万辆的市场蛋糕,是解决规模化的最优途径。
但面对比亚迪、吉利、大众、丰田等等巨头,小鹏靠什么吃下这块蛋糕呢?
小鹏给出的答案是智能驾驶。
这是小鹏汽车的优势所在,也是10-15万元级别市场当下的空白。
其实在2024年这个时间点推出低价、主打智驾的新品牌,是有机会的。
一方面,在头部企业的攻势之下,新能源车正在打破传统燃油车在这个价格区间的铁板,渗透率快速提升;
另一方面,高速智驾如今已然成为20万元以上车型的主流配置,高阶智驾的发展也正在迎来新阶段。
何小鹏认为,未来18个月或更长时间里,高阶智驾的“拐点”就会到来,他说:“目前高速智驾100公里的被动接管次数在0.1次,但城市智驾的次数可能超过10次。未来18-36个月,如果我们能把99%的城市道路也做到百公里接管0.1次,那么结果会完全不同。”
很多数据都可以证明,体验过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的用户,大多数都已经对这项功能形成依赖,但既然是“拐点即将到来”,也说明当下还有些问题待解。
事实上,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到整个车市的大盘中,即便如华为的号召力,问界新M7销量火爆的背后,大多数用户也并没有将“高阶智驾”放在购车权重的前三位。而动辄数万元的高阶智驾成本,大多数厂家也选择将其作为权益免费或优惠提供给用户。
高成本影响普及度,而普及度又反过来影响智驾的发展。
“小鹏在2024年智能化研发投入35亿人民币,这是一个需要大算力、大数据,投入很多人和很多钱的工作。”何小鹏说。
面对这样的投入,若要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型。
3年前,何小鹏曾说过,没有任何车企可以推出便宜的高阶智驾产品,因为做不出来。但如今,曙光正在到来。
低价与智驾的双向奔赴
某种意义上,机器学习和人类学习的道理是相通的,你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而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与吸收知识。
小鹏汽车的日积月累,已经做了10年。
从创立之初就坚定投入自动驾驶领域的小鹏汽车,在2021年于行业率先推出高速NGP方案;2022年,发布城市NGP;今年1月,已有243个城市开通城市NGP。
在何小鹏看来,智能驾驶之于汽车行业,就像iphone4之于手机行业一样,是有革命性的意义。
但智能驾驶如何引发革命?
如果我们类比iphone4在当年对于手机行业的改变,首先iphone4并不便宜,时至今日也同样如此。但在那个时代,iphone4所带来的使用体验的提升,可以说是“跨时代的”,甚至很多设计原则与交互逻辑,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手机行业。
iphone4的巨大成功,更多的归因仍然是体验的提升,但不可否认,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与普及,如今用户也可以用非常便宜的价格,购买到体验远超那个时代的智能手机。
由“体验”改变市场,再由“规模”完成替代。
这样的逻辑同样可以套用到智能驾驶。
何小鹏透露,今年二季度小鹏汽车会将“AI大模型”上车,成为行业首个量产落地的车用人工智能和车用认知引擎,让智能驾驶变得更加聪明。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阶智驾的实际使用体验。
“体验”改变市场的事情,正在发生,而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规模”。
至此,小鹏汽车的新品牌——10~15万元的AI智驾汽车的到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小鹏汽车在未来三年拥有十余款全新车型规划,甚至包括多款全球车型时,前期所投入的智驾成本就可以得到大规模的摊销——软件的边际成本是极低的,而硬件也会因为规模化而带来成本的下降。
更便宜,同时又更好用的智驾成为可能。
所以说,这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品牌进入10-15万元核心市场逻辑的路径。
小鹏依靠自身的智驾技术积累和成本控制优势,将高阶智驾主流功能下放,一方面可以解决用户对于经济型智能驾驶汽车“有需求,无产品”的痛点,加速智驾的普及;另一方面,这样的普及又会为小鹏汽车带来更大规模的智驾数据积累,促进智驾的快速迭代与持续降本。
大公司视点
在小鹏汽车官方发布的信息中,我们应该留意这样一个表述:“全新品牌的发布将成为小鹏汽车迎战2024年的有力一击,标志着小鹏汽车即将步入多品牌全球化战略运营新阶段。”
2024年的价格战中,小鹏汽车并没有显现出高调,而过去的一年里,除去G6、G9和X9的新车上市,小鹏汽车在舆论场中的更多时间,是充满争议的。
何小鹏自己也说,过去一年里花费时间最多的是解决组织效率、经营能力问题,而面对2024年的市场,如果仍按照原先的打法是赢不了的。
而10-15万元级别市场的竞争,最需要的便是企业的体系能力。
新品牌的到来,既是小鹏汽车面对市场变化的解决方案,同样也是对重构以后的体系能力的一次大考,成了,也就意味着小鹏汽车会迈入新的阶段。
新品牌,也是面向全球的。
去年在与大众汽车集团达成合作时,何小鹏的表态似乎就已埋下伏笔,对于小鹏汽车而言,从大众汽车集团获得的规模化生产、全球化运营经验,或许就要派上用场。
小鹏汽车的智驾故事,这下要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