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红点 人生红点 岁月红点

大众牵手小鹏,都谁的脸会疼?

车市资讯 2023-07-28 浏览(68955)

没有想到,跨国汽车巨头花钱买中国车企技术的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北京时间7月26日晚,大众汽车集团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合作的一部分,前者将向后者投资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05亿元),持有后者约4.99%的股权。

根据合作协议,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将基于各自优势和小鹏汽车的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这两款新品计划于2026年推向市场。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小鹏汽车股票在7月26日的美股市场盘中一度涨超40%,最终收涨26.69%至19.46美元。当日港股市场,该公司股票更是收涨33.88%。可以说,即便仅作为资本运作,大众汽车集团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大众汽车集团绝对不会满足于这几亿美元的收入。而是希望通过牵手小鹏汽车在未来收获更大的成功。选择小鹏汽车,无疑是看中其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层面的实力。毕竟,这正是包括大众汽车集团在内的跨国汽车巨头最为欠缺的。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名誉副董事长兼联席 总裁 顾宏地表示,小鹏汽车预计从大众汽车集团的交易中获得可观的经常性收入,可能比预期更早实现盈利能力。

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开创了新的历史。虽然小鹏汽车仅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进行造车合作的第四家车企。但与此前三家的合作更多在资本层面不同,这是大众汽车集团首次为获取技术而将合作之手伸向中国车企。

当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大众汽车集团和小鹏汽车身上时,百度有驾带您关注点不一样的。本文将为您梳理,这两家车企的成功牵手究竟能让哪些人感觉脸疼?

看到大众汽车集团投资小鹏汽车的瞬间,一定会有人条件反射般先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原因无他,后悔自己太早将小鹏汽车的股票“割肉”。

有接近小鹏汽车的消息人士曾向百度有驾透露,即便是一些小鹏汽车的内部员工也曾不敢购买公司股票。据该人士透露,有员工甚至曾在该公司股价稍微涨到8美元以上时进行抛售,只因害怕在未来出现更大损失。

如今,小鹏汽车的股价已经在短期内重新涨至20美元左右。而这距离该公司股价8美元时代才刚刚过去一个半月时间

更让那些之前看衰小鹏汽车的投资者后悔的是,这可能只是小鹏汽车股价重新向上的开始。未来一段时间,小鹏汽车的市场表现必将在G6的拉动下持续向上,股价自然也会继续水涨船高

就在两个月之前,看衰小鹏汽车还是行业内的主流声音。

2023年5月,小鹏汽车的销量同比下滑25.9%。当时间线拉长到2023年1~5月,小鹏汽车的销量表现则更为糟糕,同比大幅下滑39.8%。

同月,小鹏汽车还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营收仅为40.3亿元,同比下降45.9%;净亏损为23.4亿元,同比扩大37.6%;季度毛利率仅为1.7%,同比下降10.5%

一系列利空信息接踵而至的结果就是,小鹏汽车在美股的股价长期在7~8美元附近波动。这一价格仅为该公司发行价的一半左右。

小鹏汽车业绩下滑的信号,最早可以追溯到2022年9月。当月,该公司旗舰级SUV车型 小鹏G9 正式上市。复杂的价格体系和中低配车型智能化配置缺失,让新车一上市就遭遇全网怒喷。

不出意外,小鹏G9在之后的市场表现也远未达到预期。自此之后,市场上关于小鹏汽车的负面声音便不绝于耳。

让更多人坚定看衰的是,小鹏汽车的业绩表现也确实在此后持续向下。不过数月时间,该公司便从连续月销量霸榜造车新势力到无法跻身新势力销量榜前三。

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小鹏汽车在遭遇困境之后便迅速向内寻找问题根源。

G9上市之后不到一个月,小鹏汽车就组建了包括战略委员会、产规委员会、技术规划委员会、产销平衡委员会、OTA委员会在内的五大委员会。仅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亲自执掌的就有三大委员会。此外,该公司还将产品线梳理成了三大产品矩阵。

在 小鹏G6 上市当晚的媒体沟通会上,“体系能力”成为何小鹏谈及企业发展时被高频提及的一个词汇。可以看出,小鹏汽车在这半年多的时间内真正找到了内部的核心问题所在,并且初步求解成功。

可惜,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声音,很难有多少人坚持“长期看多”小鹏汽车。如今,提前“割肉”的人们也只能靠打脸解气了。

有人丢的是钱,也有人丢的是脸。其中最丢脸的,恐怕就是已经与大众汽车进行合资合作的车企了。

早在1985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公司就已经成立。它就是鼎鼎大名的上海大众(后更名为“上汽大众”)。6年后,共和国长子一汽集团也拥有了与大众汽车的合资项目——一汽-大众。

如今,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早已稳坐中国合资车企销量榜的前两把交椅,被看作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历史上的标杆案例。得益于这两大合资公司,大众汽车品牌长期保持中国销量最高的单一汽车品牌地位。

与这次牵手小鹏汽车不同,大众汽车与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的合作则是在中国汽车产业薄弱,指望“市场换技术”的大背景下达成。

打脸的是,经过30余年的合资发展之后,大众汽车等跨国汽车巨头确实依靠合资项目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但合资公司的中方却并未借此收获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反倒是那些不依靠合资车企的中国企业逐步展现出更强的技术实力。

不可否认,由于合资车企的存在,为中国汽车产业积累了之后发展的原始资本,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市场换技术”的逻辑无疑是不成立的。

从销售业绩和资金实力来看,一汽集团、上汽集团是中国第一梯队的汽车制造商。从国有企业性质来看,这两大汽车集团也应该是推动汽车产业走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最积极的响应者之一。从资源来看,头部国企的金字招牌理应为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合作伙伴。

此外,他们还与大众汽车合作了30余年,理应更加了解外方合作伙伴的需求。同时,大众汽车对小鹏汽车最为看重的智能化技术,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也在发力。

然而,大众汽车最终还是选择了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新车型,甚至愿意付出7亿欧元的成本。

看到合资数十年的老伙计如此决定,不知道一汽集团、上汽集团、江淮汽车等长期依赖合资车企赚钱的车企脸是否会疼。

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和以华为、宁德时代、地平线为代表的智能电动汽车供应商再次证明了,技术还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而不是依靠“吃拿卡要”。“吃拿卡要”所能获得的只有总会落后的单一技术,而无法收获良性循环的研发体系。

外人能够给予的只有机会。如果抓住机会,就能像宁德时代这般依赖合作宝马实现飞速发展。如果抓不住机会,就只能像合资车企的中方一般躺在合作伙伴的功劳上坐吃山空。

随着汽车产业走向智能电动化新时代,躺赢数十年的中国企业 发现 依赖合资伙伴赚钱已越来越难。可惜,痛定思痛后的他们所推出的一款款智能电动车并不能打动多少消费者。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20%之后,日本纯电平台的车型才姗姗来迟。

自2022年起,日本车企三巨头就先后开始在中国市场推出了首批纯电车型。不出意外,市场表现全部扑街。

时间走进2023年,丰田不得不在中国市场将首款纯电车型bZ4X的终端优惠扩大至6万元以上。作为一款尺寸与 RAV4荣放 接近的纯电SUV,bZ4X居然在售价比荣放更低的情况下仍卖不出其销量的零头。

很难想象,bZ4X还是丰田和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世界冠军比亚迪合作的产物。作为对比,同级别的比亚迪元月销量已经稳定在3万辆以上,而bZ4X月销过千辆都值得拍手称奇。

丰田已是如此,本田和日产在中国纯电汽车市场的表现就更惨了。2023年上半年,本田在华两大合资公司旗下纯电车型共计卖出不到1万辆,东风日产纯电SUV艾睿雅销量更是仅有2000辆左右。

2023年7月中旬,东风日产2024款艾睿雅上市,将起售价下调至19.99万元,比首次上市时低了7万余元。但即便是大幅度让利,这些日本车企旗下纯电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接受度仍难出现本质变化。原因无他,找错了发力方向

中国消费者拒绝选择合资车企的纯电动车型绝不是因为性价比不够高,也不是因为续航、设计不够好,更不是因为电池安全不够强。一些日系纯电车型的终端价格已经低于部分同级别的中国对手。

那么,日系车企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总结起来就三个字——智能化。

当然,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体验偏弱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其他海外车企身上,只是日系车企相对更明显。这也解释了为何丰田搭载了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却无法收获比亚迪的市场表现。

包括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在内的多位行业大佬都曾高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在从电动化上半场走向智能化下半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汽车巨头们还在“反对全面电动化”的路上携手通行。2023年5月举办的七国集团峰会期间,丰田汽车前任社长丰田章男再次强调,“电动化不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唯一选择”。铃木、五十铃、雅马哈、本田、马自达等日本车企也是同样的意见。

可以说,在中国车企已经“明牌”的新能源汽车战场,日本车企选择蒙上了双眼。

从合作小鹏汽车来看,大众汽车显然已经认识到了智能化问题的严重性,并寄希望于借助合作快速解决。当日系车企像大众汽车这般醒悟之时,恐怕就该后悔为何没有更早给自己一巴掌来拍醒自己。

只怕醒得再晚一些,索尼在手机市场的过去就是丰田们在汽车市场的未来。

经历过40余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终于从“市场换技术”走向了“技术换市场”。

宁德时代的工厂、中国车企的产品都已经走向欧洲。如今,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意味着中国技术已经被海外车企作为换取更大市场的重要武器。

虽然合作车型并不计划投放欧洲市场,但大众汽车集团的背书依然有利于小鹏汽车拨动更多欧洲汽车用户的心弦。与此同时,小鹏汽车也有机会在合作中向大众汽车学习,加深对欧洲车企造车理念和欧洲消费者需求的理解。

只是“技术换市场”的当下,并非从“市场换技术”的成功中来,而是从对后者的打脸中而来。

不论如何,中国企业已经找到了自己竞争优势之所在,并在不断将其强化。随着汽车产业在智能化道路上越走越远,必然会有更多海外汽车巨头来向中国车企取经。

如当下的智能手机产业一般,由中国企业引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时代也必将会来。

文丨张宇喆

编辑丨王歆

出品丨有驾报道